最早的独生子女们是70末出生的,现在35岁左右,基本上已生儿育女,有了独二代。在经历了独一代结婚,两个独一代家庭融合,典型的独一代家庭现在演化成4个祖辈,2个父辈,1个孙辈的倒金字塔型。

最早的独生子女们是70末出生的,现在35岁左右,基本上已生儿育女,有了独二代。在经历了独一代结婚,两个独一代家庭融合,典型的独一代家庭现在演化成4个祖辈,2个父辈,1个孙辈的倒金字塔型。从80年代起离婚率增加,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等家庭形式增多,近几年又开放了二胎政策,倒金字塔型稍微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看,独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处在家庭结构中间,颤栗的平衡着整个家庭系统。
最近我看完《父母的觉醒》,主要是讲父母该怎样接纳孩子,在看的过程中,忽然想到,怎么没人写本《中年孩子的觉醒》。我感觉我需要被指导如何接纳日益衰老,自信度下降,孤独感以及社会功能退化导致的边缘感逐步增加的父母们。我家是独一独二代家庭,我的父母们,也就是独一代家庭中的祖辈,在家庭融合后,目前为我分担着一部分对孙辈的教养责任,在未来得岁月中他们自己越来越需要关注、陪伴和照顾。从趋势看,随着祖辈老去,独一代家庭最直接两股压力:1是照顾祖辈,2是照顾孙辈,家庭责任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如倒三角,并且是底边很大的倒三角。现在我正在看《正常家庭过程:多元性和复杂性》,看完前两章,忽然顿悟,象我这样的独一代家庭,即使没有兄弟姐妹,仍能创造一个适应能力强的“正常家庭”( P4-9,心理学含义,指1、无症状的家庭;2、典型家庭;3、理想家庭;4、家庭系统互动良好家庭)。参考书中(P39-41)家庭心理咨询的几种主要模式,如结构式家庭心理咨询、系统式、心理教育式,独一代家庭可以转化倒金字塔。我的一些思考如下:
一、建立新的家庭结构、转变家庭角色,独一代从塔尖转变成圆心
传统的家庭结构就是祖辈-父辈-孙辈结构,在独一代家庭中,父辈就是独一代夫妻,角色是外出工作,养育子女照顾父母。新的家庭结构可以是由一个独一代为中心的圆型,这个中心是家庭管理者。这个角色不是领导,也不是大家长。管理者的职能是团结家庭成员化解家庭矛盾,统筹家庭资源,组织家庭活动,协调处理家庭事务。独一代家庭特别需要这种管理者,可以让独一代夫妻轮流或者单独作为管理者,做管理者的角色,不影响外出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动。与旧的父辈角色不同的是,独一代须强化家庭经营意识,要重视家庭成员间的融合,并且在家庭发展变化中,要能不断调整成员的职能,如调动进入青春期的孙辈参与照顾祖辈。而原先处在权威位置的祖辈,要下放权利,支持家庭管理者统筹家庭事务。当家庭结构变成圆型之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在管理者的指导下从容面对。
二、关注中心应是变化的,不应该只是孙辈,家庭成员轮流
传统的关注中心就是受到家中万千宠爱的孙辈,只要跟孙辈有关的事情往往被列为最重要的事。家庭管理者要转变关注中心,利用家庭成员的生日或节庆,家庭特别事件(比如成员生病、升学、旅游)等,让家庭成员轮流做关注中心。要有意识在家中宣传,不止孙辈重要,每个家庭成员都是重要的。管理者特别要注意,不能把大部分的家庭资源放到孙辈身上,家庭资源应该为每个成员留有额度。
三、理想的居住模式
一碗汤的距离、共同生活都是较理想的居住模式,最大的好处事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照顾。独一代家庭可把祖辈的房子置换的近一些,或者置换成大房子所有人居住在一起。考虑到置换成本因素,在未来,通过租赁房屋来解决居住问题也是一种方法。
还有就是养老院,我个人觉得让老年人去养老院和让幼儿去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性质。如果家庭的照顾能力有限,选择养老院是理性的,但要关注老年人的感受和适应性,老年人自己是否接受,是否会产生焦虑、抑郁、或愤怒情绪。
根据美国心理学者的研究,85岁以上的美国老人患阿尔海默茨病的比率是50%。独一代在选择居住模式时也要因时制宜,比如祖辈身体健康时,可以选一碗汤的距离,让彼此有联系又有边界;如果祖辈身体不适时,可选共同居住,方便照顾;如果祖辈须住养老院,可选就近养老院;如果为了某种心理咨询目的选择较远的养老场所,甚至可以租赁养老院就近的场所居住保持家庭成员的联系。
独一代家庭要开创适合自己家庭的居住模式,理想居住模式的目标就是积极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方便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照顾和陪伴。
四、理想的相处理念
当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一起后,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非常重要。要是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成员关系,打破融合氛围,引起家庭纠纷,甚至会影响成员的身心健康。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习惯、背景等都不一样,理想的相处方式并不是成员间不出现异议、没有矛盾。在独一代家庭中,管理者要培养一种坦诚、尊重、钝感的相处理念,在看待家庭任何事务上都坦诚的发表想法,不害怕异议,就算有异议也要和家庭最终决定保持一致性;尊重彼此的不同想法、习惯、行为,不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彼此,保持自己想法的独立性,真诚的相处;给彼此空间,保持一定的钝感,求同存异。
有利于成员相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管理者有意识地要促进全体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孩子的发展重点是适应社会生存,主要体现在学习和身心发育。老人的发展重点是享受生活,主要体现在发展个人兴趣和养生,中年人的发展重点是努力生活,主要体现在开拓个人职业生涯和保持健康。充分发展家庭成员的身心,让每个人从自身获得积极的能量,降低成员间的摩擦。
独一代家庭,现在因祖辈们还刚步入老龄,家庭压力还不凸显,未来的20-30年将是独一代家庭的挑战。我想未来整个社会的支持会越来越好,养老院等服务机构已经在细分,老年电动车等适合老年人的便利设备增多,社会各类机构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也增加。但即使如此,独一代家庭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准备了,未来是一条捍卫家庭幸福的艰难之路,因为独一代夫妻,只有两个人。
文/陈峤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室的接线员,一个热爱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工作者。